2019“首都最美家庭”——沈娟家庭
发布时间:2019-07-11
我叫沈娟,来自湖南岳阳,我先生张琳四川成都人,我们的女儿8岁了,她叫安娜。2013年国庆婆婆中风治疗后,回成都老家生活,后来姥姥会时常来北京和我们一起短住,帮着照顾孩子。
2013年12月我们搬家到新街口北顺社区东弓匠胡同居住,当时安娜年龄不够,没有上幼儿园,先生的工作性质经常出差,我只好选择当全职妈妈,主动承包所有家庭锁事,带女儿行走在近效的公园、博物馆,用心的做好女儿的阅读启蒙和自然实践教育。先生一旦回京,为我们做各种口味的饭菜,帮女儿洗澡、洗衣,十分主动分担家庭事务。长住一起的邻里对先生都有较高评价,“好爸爸”、“好老公”是邻居姥姥给出的称号。
2014年10月,结识了常青藤官园生活馆,因为安娜很喜欢馆里的氛围,天气渐冷,我们就成了官园生活馆的常客,同年12月我开始尝试“志愿者妈妈”的工作。负责阅读室图书管理、亲子课堂记录、小学生作业辅导等日常事务,能为孩子们解答作业疑问、能收集到孩子们的悄悄话,并悄悄为孩子们做些小事倍感开心,我的孩子通过生活馆结识到了一群可爱的邻里小伙伴,而我也成为了生活馆孩子们的大伙伴。
看着自己家孩子在生活馆的成长和收获,每每听到孩子回家描述在生活馆的趣事,先生也开始关注儿童公益场馆了,被这个开放、平等、自由、友爱的儿童场地所吸引,空闲时候常来转转,当生活馆的灯坏了,水笼坏了,网络出问题了,打印机坏了,一个电话,准保过来修好了,现在先生也获得了生活馆“维修家长”的称号。有些邻里晚上有事,耽误接孩子了,先生“顺路”都会将孩子送回到儿童家中,通过孩子的关系,邻里间一来二往,我们也结识到了更多的好友。
安娜现在八岁了,在京师附小读二年级,性格活泼开朗,乐于帮助小伙伴,因为亲眼看见妈妈的工作环境,一年级开始做生活馆的小学生志愿者,能帮着扫地、整理图书、照看小宝宝,志愿服务的理念潜移默化的伴随着安娜的成长。生活馆已成为她童年记忆里最快乐的乐园。
姥姥每天下午等孩子放学后,将做好的晚餐送到生活馆,刚开始就准备了安娜一人份,安娜自觉的将晚餐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姥姥从自也改变了送饭风格,每次会带更多份量的简餐,孩子们看见姥姥一来生活馆,就问“姥姥今天给我们带啥好吃的啦?”姥姥的感叹是:一个孩子不爱吃饭,一群孩子们抢着吃饭,这样也挺好的,一次多做点饭菜也值啦!
每每和家人们走在居住的胡同,都会听到很多孩子亲切喊着“沈老师、姥姥,你们去干嘛呀!”孩子们的称呼让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在这里,我们的“朋友”在这里,社区邻里就是我们最美好的大家庭!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