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首都最美家庭”—— 刘来石家庭
发布时间:2019-07-10
我是刘来石,爱人老伴也是同学孟昭恩。我们是西城区广外红居街5号楼1204的居民。
我们是个教师家庭。迄今为止,还没完全离开讲台,已经执教50年了。我准备就对于“学习”的认知和实践向诸位领导和大家做个交流和汇报。
一,求学的经历,奠定下我们终生学习的基础。
自1950年始,历经16年的学生生涯,求学受教育的过程,使得我们和“学习”时刻不分离。这个过程,就是“以学为主”的过程,也是我们“与学结缘”的过程。也正是这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使“学习”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持续培养了我们永不中断的“学习不停顿”的好习惯,延续至今。
二,教师生涯,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过程,使“学习”伴随我们五十年。几乎伴随我们终生。
自1967年大学毕业投入到教育工作,半个世纪以来,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知识大爆炸更新的紧迫需求,更让我们不得不保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步”的精神状态,不敢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因为稍有放松学习进度,你的知识信息就会陈旧落伍,我们就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求!
每年,我都会受聘于中央民族大学成教学院。去给大专毕业生升大学本科讲授“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你做不到“与时俱进”的学习更新进步,就会脱节于社会发展的“高铁”,就会成为“酒囊饭袋”被淘汰出社会!形势逼人,社会急剧发展变化,不学习不成矣!
三,“学习”已经成为我们家须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两个方面的形成因素,促成“学习”活动在我们家如同人要吃饭,喝水、睡觉等一样的不可或缺!
我们家共同的生活习惯是:读书。看报。翻阅杂志期刊。电视节目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必看必学。“北京新闻”“特别关注”也是必看必听。
我们家里没有“纸牌”“麻将”之类。也没有任何人沉迷于“打游戏”之类的活动。
我们家智能手机人手一个。iPad三台。台式电脑两台。它们都是在给予我们的学习活动,发挥着快捷便利方便的辅助作用。
供我们家庭成员学习阅读的藏书能有几千册。就连小孙女楠楠也拥有她自己的专用书架。
日常订阅的报纸:“老年报”“晚报”“中国电视报”“北京电视报”以及期刊“特别关注”“益寿文摘”“读者”“特别文摘”“故事会”等等,增添了我们随手阅读,随时启迪智慧的方便和趣味。
四,“学习”让我们“退而不休”,去更加主动地融入社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乐观向上,身体心理更健康,充满着勃勃生机!
在我们不间断学习,充实头脑的同时,我们参加社区的“红居街太极拳队”。六七年以来,无论是邻里节,重阳节,春节联欢……,还是西城区武术协会的各项比赛,只要符合条件都积极参与。并在这些活动中发挥骨干的模范作用。
与此同时,五号楼栋外出的文体表演,无论是合唱还是领唱;无论是小话剧还是诗朗诵,我们都能做到不怕苦和累,积极筹划,献计献策。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联欢表演时,参与几个节目的演出,累得心区不适,含片硝酸甘油,稍加缓解,继续表演。
参与社会活动,用自己的小小才智,给社区的工作增砖添瓦,献出自己老年的光和热,给社会的发展进步增添一抹春色。让我们心灵收获欣慰!让我们感受到老年生命的价值!
五,“学习”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健康,充实,和睦,美好,充满着正能量!
学习方能使人进步。学习,使得我们虽然年龄老迈,却思想、观点,看法并不落后于时代,而与时俱进,富于生命力!始终葆有活力!
学习,让我们与时代,与社会同步发展。
正是不断的学习,使我们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和紧迫性。
正是系统的学习,让我们切身感受社会主义中国当今的成就来之不易!
正是深入的学习,给了我们明辨是非的武器。去科学客观看待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成就与不足!
更是历史辩证的学习,让我们系统看待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也让我们更加自觉地去衷心拥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
学习活动让我们的每一位家庭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充满信心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有所贡献!
我们家庭被推荐参评,参评结果是次要的。总结,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并终生去实践它,才是我家参评的唯一目的。请批评指正。
家训家规:我家永远不卖书!和别人不比穿戴吃喝,比就比学习工作成绩。一生都要记着驾驭自己!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