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2019“首都最美家庭”—— 李玉兰家庭


发布时间:2019-07-10

 我母亲于201832日安详的离开了她经营了一辈子的家。

我母亲没给我们留下任何的遗言和丰厚的物质,而是用她一生的行动给我们留下了“孝道”

我奶奶96岁去世,当时母亲已是70多岁的年纪了,我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个人承担着伺候婆婆的重担。当时一直是奶奶当家,母亲每天给奶奶做饭洗衣,对奶奶的从没说过半个“不”字。只要是奶奶说这个东西好吃,母亲从不动一口,全都留给奶奶。对于我送过去的东西,她永远都说:“送你奶奶屋里去,她岁数大了,你们要多孝敬她,人老了,就是想口好吃的。”

94年我大哥生病,大嫂急的患了精神分裂症,每天往外跑,我们全家总动员,团结一心,哥儿几个负责大哥,妯娌几个负责嫂子,甚至为嫂子洗屎尿裤,他们四处求医而且还自掏腰包买药,谁当班就谁出钱,街坊四邻也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们送饭,帮我们看护。就这样,大家无怨无悔的照顾他们一家人将近一年,直至大哥去世,嫂子病好。这在当地传为佳话。

后来母亲年事已高,同时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整夜不睡,到处乱吼,哥儿几个又无怨无悔的承担起轮流照顾老母亲的责任。在这几年中,妯娌几个比着劲儿的孝敬母亲。在母亲的病床前一勺一勺的喂饭,有时候母亲闹情绪不吃饭,她们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像哄孩子似的逗她开心,哄着老人吃饭。为了能让母亲开心,大家约定老人在谁家,周末就去谁家聚会,并且一直坚持到老人去世。每到周末,照顾母亲的那个家里,就总能传出阵阵欢声笑语。母亲在亲人的陪伴下,幸福的走完了一生。

我们在一起谈事时最常说的口头禅就是:别让“孝”字在咱这辈丢了。母亲走了,可是善良和孝道留给了子孙们。

我有儿子和女儿,因姑爷经常出差不在家,所以我现住在女儿家,女儿对我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不管多累总是笑呵呵的说:“您不是也这么过来的,没事儿,您放心吧。”在孩子们吃东西的时候总是说:“先给姥姥送去!”然后再给孩子吃。带我去旅游。过节买礼物。当然,也有她婆婆的。对婆婆家也非常好,婆婆到女儿生日时买来蛋糕面条,来过生日。我家阿姨说在北京干了这么多年保姆,真没见过这么好的女儿,真好!

儿子、儿媳对我更是照顾有加,我生病住院期间,不离病床一步,一天一夜不合眼照顾我,带我去检查时总是用她的双手拉住我的双手,用她的身躯挡住行人~“劳驾让一下”,有人问我这是女儿还是媳妇,都夸我有福气,有这么好的媳妇。

我美在心里,笑在脸上。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充满幸福感的家。一个有着传统的善良孝道的家庭,和谐社会才稳定,只有这样,国家才能进步发展,才能使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要把我们家的好传统,祖祖辈辈的传承下去,为社会主义文明和谐贡献力量。


下方横线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