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首都最美家庭”—— 康淑芹家庭
发布时间:2019-06-19
康淑芹家庭是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府右街南社区罗贤胡同18号,全家5口人。罗贤胡同18号是府右街红墙边上一个大杂院,说大不大,一排平房,狭长的院落,承载着几户人家几辈人的酸甜苦辣、幸福与艰辛。我们的主人公康淑芹,就住在这里。
康淑芹今年 65岁,是服装厂退休工人。其爱人赵仁杰与康淑芹同岁,是房屋建筑技术员,由于21年前的一场大病,中断了他热爱的建筑事业,至今一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可是我们所看见的赵仁杰师傅,坐在床边上,两肘支在桌子上,健硕的身体,干净利落的衣着,满脸洋溢着笑意,丝豪没有病人的样子!看得出来,他心里装着的满满都是幸福!可想而知,这20年来,康淑芹付出了怎样的心血,才使这个家庭温暖如初!
话说1997年10月,赵仁杰师傅因建筑工地工作繁忙,长期劳累,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住进了医院。病情逐渐严重,由于多发性的脑血栓、心衰、昏迷等多种症状,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万幸的是,经过医生的奋力抢救,终于转危为安,病情总算稳定下来。但他再也站不起来了!正处在人生事业顶峰的他,就这样突然倒下,这精神上的打击,远比身体的痛楚更让人难于承受。受打击最大的当然是康淑芹了,一个家庭的生活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家里还有年迈的婆婆,正在上学的孩子,家里所有人的生活起居都得一人张罗!时年已40多岁的康淑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病人,照顾家庭。凭着对家庭、对爱人的一份沉甸甸的爱心,她坚强地接受了命运的挑战!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年迈的婆婆,陪伴卧病在床的爱人,康淑芹干脆办了病退,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在康淑芹的精心呵护下,赵仁杰病情逐渐好转,精神状态基本稳定,医生原本断言一生将瘫痪在床,可他又能坐起来了,能自已吃饭了,一家人非常高兴。可不幸又降临了,2015年9月,赵仁杰又患上了尿毒症!乐观豁达的康淑芹没有被命运吓倒,她一周三次推着赵仁杰去医院做透析。每次透析都要在凌晨4点半起床,为她爱人刷牙、洗脸。由于便秘,大便就需要一个小时,还要做早点、吃饭,但每次都是在早上6点半准时出发,7点到医院。几年来,不管是夏日炎炎,还是严冬大雪,康淑芹都风雨无阻,推着轮椅到305医院透析。有病友会问:“大哥您这病多少年了?”赵仁杰会轻松地回答:“20年了。”言语中充满了幸福,竟忽略了病痛,惹得病友们一阵羡慕。“20年呀?照顾的您这么好,大哥你太有福了,您爱人对您太好了。”
由于行动不便,缺少运动,赵仁杰需要吃一些治疗便秘的药物,这样造成了经常来不及就拉在了床上、裤子上,康淑芹每天就要为他清洗衣裤,洗澡、理发,一天到晚都闲不住,家里收拾得也是一尘不染,毫无异味。
康淑芹不仅把自己的家打理得温温暧暧,井井有条,她还乐于助人,把她的爱心撒向大杂院里,撒向邻里街坊。她住的院子是一个大杂院,有本地人也有租住的外地人,她每天都要把全院扫干净,冬天下雪扫雪防止滑到,夏天下雨也及时清扫院内积水,街坊邻居都非常感激的说:“大姐,太谢谢你了,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大家在她的带领下也主动打扫院子,所有住户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家住在附近的一对老夫妻80多岁了,老两口的儿女不在身边。今年老头得了癌症,最后两个月住进了四季青医院,由于路程很远,老伴想去看望,康淑芹怕老太太一个人不方便,就陪着老太太多次往返于家和医院。老人很感动,流着泪拉着康淑芹的手说:“你就是我的好女儿。”
如今婆婆已经过世了,儿子也结婚生子,住上了楼房。每每提起儿子儿媳,康淑芹心里就乐滋滋的,有说不完的好:儿媳非常孝顺,她为婆婆分担家务,亲自给公公喂饭,洗衣……
康淑芹仍一如既往地用爱去呵护着家人,用心营造着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并把这种浓浓的爱延续下去,铺展开来,漫延一个社区,渲染整个社会……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