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2018“首都最美家庭”——李艳萍家庭


发布时间:2018-05-21

在女儿高考结束后带女儿到丰宁坝上草园游玩.jpg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家庭和谐的基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李艳萍对待公公、婆婆不是亲闺女却比亲闺女还亲。

李艳萍和陈红是一对普通夫妻,妻子李艳萍在西城区卫计委工作,丈夫陈红在西城区府右街派出所工作,他们有1个可爱的女儿。由于丈夫工作性质特殊,家庭和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李艳萍的肩上。2011年,年逾古稀的婆婆体检查出肺癌,病情急转直下。为了缓解老人的病痛,每天下班后,李艳萍总是急匆匆地赶回家,变换着花样,熬制各种营养汤,一口一口地喂给老人吃。婆婆的病情如洪水般来势凶猛,没过多久,肺癌出现了脑转移、骨转移。但为了更好地稳定婆婆的情绪,李艳萍不惜花重金四处寻找靶向药,让婆婆安心。休息日更是全天陪在婆婆左右,婆婆爱吃什么,李艳萍就买什么,婆婆逢人便说:“有女儿不如有个好儿媳,我家媳妇待我比亲闺女还亲。”由于病情扩散,婆婆全身瘫痪,大小便失禁。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李艳萍一天为老人换好几次床单、裤子。晚上,婆婆总是全身疼的睡不着觉,一声声微弱的呻吟传到了李艳萍的耳朵里,为了让丈夫和女儿安心休息,不知道多少个夜里,李艳萍坐在婆婆床边,帮她按摩缓解疼痛,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清晨,一夜没合眼的李艳萍,继续忙碌着做早饭,收拾卫生。在婆婆弥留之际,她拉着李艳萍的手,微弱地说:“这个家就交给你了,你要帮我照顾好老伴,还有我的儿子和孙女……”清澈的泪水在李艳萍的眼眶里打转:“妈,您放心吧,有我在呢,我一定会照顾好大家的!”

时间转瞬即逝,婆婆驾鹤西去后,留下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八十多岁的公公。公公同样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婆婆肺癌去世后,李艳萍对公公仍然不离不弃,虽然有保姆帮忙,但洗澡、喂饭、大小便李艳萍都是亲历亲为。公公住院期间,李艳萍坚持每天早上7点,把公公爱吃的饭菜准时送到病房。一进病房,李艳萍就开始忙碌着,放下饭菜,她先将公公病床调整到半坐体位,然后为公公擦脸擦手,将微热的小米粥一勺一勺地送入公公的嘴里。同病房的老人们也总是热情地打着招呼:“老陈,你‵闺女′又来看你啦!”“这儿媳妇儿真没的说,我要能有这么孝顺的儿媳妇儿该多好呀!”病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公公似乎听懂了一样,也朝李艳萍竖起了大拇指。“爸,您别逗我了!您是陈红的爸爸,就是我的爸爸,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寒来暑往,李艳萍下班后依然忙碌着,忙着照顾老人,忙着照顾孩子,忙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些平凡而琐碎的事情,处处闪烁着孝老爱亲的光芒!


下方横线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