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2018“首都最美家庭”——高杰家庭


发布时间:2018-05-21

四中 高杰.jpg

在我的第一本书《北京四中8班的教育奇迹》序言中,刘长铭校长写到“高杰博士是一个幸福教师的典型。此外还要特别提及的是,她有一个幸福的家”。

我的家庭共同居住六口人:年过六十的父母双亲、金猪宝宝十岁的儿子、响应二胎政策的金猴宝宝女儿、时刻可以依靠的我家先生。我们敬重老人,关爱孩子,互爱互敬互信,携手努力回报社会,幸福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一、知书达理,悦享人生

我家有四个“博士后”:我从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博士毕业到北京四中工作,后又在北师大在职从事教育学博士后研究并顺利完成学业出站;先生作为“博士后盾”,工作多年后继续进修北京邮电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并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我们求学的勤奋深深影响着“博士后代”的儿子。他求知欲极强,学习成绩优秀,尤其酷爱阅读。我们的家庭阅读量年均大约有500万字。家庭中书香氛围也影响“博士后代”的女儿,尽管她才刚满1岁,也已经会说一些简单的小短句。亲子阅读,家庭共读,让我们心胸开阔明事理,客观阳光看人生,悦享无限的幸福与快乐。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我们坚持每年利用假期带儿子去遍历祖国的山河湖海,不断拓展儿子的眼界和格局,让儿子更多地了解祖国从而深深地热爱我们的祖国。

二、尽善尽孝,学会感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的言传身教让儿子对姥爷姥姥最亲最爱。他认为珍贵的东西都要留给他们。远在黑龙江居住的婆婆年过八旬。我们每年会回去探望,定期邮寄各种药品和保健品。我每周还带儿子给奶奶打电话问候。

“提高自己的最好方式是帮助别人”我们一家人践行的信条。我和先生都是大学期间入党的党员,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尽可能的帮助同事和朋友,也一直尽所能参与公益事业。先生资助过一位等待骨髓移植的白血病大学生,并指引康复后的他进入了注册会计师队伍;我帮家乡的低保重病老乡筹集过救命款;我们以一对一的方式资助贵州山区的一名留守儿童完成学业;儿子作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小公益传播官,经常穿上志愿者小马甲为基金会的项目进行推广。

三、立足本职,勤奋进取 

我在学校教书育人十几年,三本专著分别由教育科学、长江文艺及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获得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一等奖、“京城魅力教师、西城区首席班主任、西城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北京四中首席教师等荣誉;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半数以上的学生考取清北、港大和美国常青藤名校,践行“桃李满天下”。

我先生也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改革创新、成就他人一直是他的目标。以他名字命名的党员创新工作室致力于财务金融领域信息化业务;作为某高校的校外导师,协助在校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为公司亲自招聘培养大学毕业生近500人,践行“激励一代人”。

刚刚结束的北京中小学生智力运动会中,儿子获得围棋项目所在年龄组第八名的好成绩。在击剑、游泳、钢琴以及机器人方面,他也一直在努力进步。有志于开发出比AlphaGo更厉害的人工智能程序。

能有机会参与首都最美家庭的评比,我们全家引以为荣。希望作为社会的最小单元为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而不断努力。


下方横线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