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首都和谐家庭标兵董春红家庭事迹
在什刹海街道后海西沿社区棠花胡同11号住着一户和谐的大家庭,她家的户主叫董春红。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她家和所有美满的家庭一样,有着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她爱人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结婚后,她的父母兄妹对她的小家十分照顾,不管有什么事,都跑前跑后的帮忙。每年大年三十,几家聚在一起过,既是娘家又是婆家,那些陈年老令 在这儿行不通了。虽说在物资生活上不算宽裕,但她们全家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邻里和睦、爱心助人。大院里有多位孤寡老人,身体不好,为了照顾好他们,她家里备有常用药、血压计等,董春红学会了打针等一些护理技术,常年照料他们。每次病重需要住院治疗,都是她爱人用三轮车带到医院。她的孩子自小也非常懂事,常帮着给老人床前递水送药。几年前,院内90岁的宋老太太眼睛因白内障失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十分焦急, 除了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还到处联系为老人做复明手术,在街道的帮助下,几经波折,找到了“九九复明”工程,免费为老太太实施了手术,让她重见光明。她家与邻居相处十分融洽,待人真诚、热情。用她自己的话说:邻居好,赛金宝,方便自己亦方便他人。与邻里之间亦能和睦相处,在棠花胡同,街坊们不管有什么事总是喜欢找“董姐”,对她来说,只要有需要帮忙的,她都会尽心尽力。
积极上进的家庭。她的儿子2006年大学毕业后,就积极响应国家“到农村工作”的号召,在大兴区担任大学生村官助理,生活在村里,协助村干部工作,有时很久才能回一次家。正如她希望的,孩子工作认真努力,不仅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去年还光荣地入了党,让她们全家都为他骄傲。看到孩子如此积极上进,她们两口子也没有落后,退休后,一起学习计算机知识,现在已经会上网查阅资料,发送邮件等,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也丰富了她们的退休生活。
热心公益、力行环保。从住到棠花胡同开始,她的一家就热爱公益事业,院里的共同水沟堵了,她第一个去掏;社区有活动,她第一个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她参加了社会治安志愿者,每天在胡同内值班巡逻,一方面注意有没有可疑的人,一方面也为热情地为前来后海参观的游客指路。当她看到他们满意地离去时,总会感到很骄傲,为北京,也为自己的努力。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她们家也积极响应政府“煤改电”号召,拆除了原来的土暖气,安装了电暖气。也去居委会换购了节能灯,节约用电。
她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但并没有因为自己行动不便而放弃了对生活的追求,对他人的帮助。去年她被推选为什刹海街道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大家一起商讨如何更好地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她深刻地认识到党和人民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关心和帮助。
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她总结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愿每一天都多增加一个五好家庭,使我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