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2019西城区妇联巾帼心向党百姓宣讲活动完美收官


发布时间:2019-12-13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积极响应上级妇联组织及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充分展现西城区百姓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区妇联“巾帼心向党”百姓宣讲团活跃在全区街道社区家庭中,陆续开展了十余场宣讲活动,他们的故事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弘扬了家国情怀,宣讲受众千余人。

自年初区委宣传部部署了百姓宣讲活动以来,区妇联积极领会精神,在妇联党组的重视支持下,继续依托全区上下开展“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契机,迅速落实组建宣讲团并通过多种渠道挖掘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巾帼心向党”故事同时纳入了2017年以来的宣讲团员做为宣讲团后备宣讲员共二十人,组建了2019年西城区妇联巾帼心向党”百姓宣讲团,制定了开展宣讲活动的工作方案。

2019百姓宣讲团以新吸纳的6个优秀家庭和行业代表为主进行宣讲,他们中支持索马里援建、分离838天、靠书信沟通联系,字里行间流露家国情怀的董蕴琦、张凤鸣夫妇;共和国同龄人,土生土长的西城人,民俗文化的传播者毛众;讲述两代人坚守传承京味儿茶文化发展的老舍茶馆经理于静;“红墙”下“金街”里奋斗前行的首都律师任燕玲;18年从警生涯,发扬“红墙精神”,用永不停息的坚守与奋斗铸就成一名合格的“红墙卫士”的刑侦干警唐丽利;法院助理、讲述审理家务事的 “家事女法官”张爽故事的李帅帅。回顾今年的宣讲活动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结合宣讲团成员特点,探索宣讲新模式

宣讲团团员们紧紧围绕70周年庆祝活动主线,抓住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中心环节,以宣讲新思想、新成就、巾帼建新功为主要内容,探索了“百姓宣讲+”模式,通过融入了红色基因、文艺元素和融媒体传播手段的方法,讲好家庭故事、讲好身边故事、讲好女性故事。

IMG_0738_副本.jpg

二、多种形式走进群众,感染力逐步提升

妇联开展了12场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团员们通过说唱、情景剧等形式不断丰富百姓宣讲表达方式,精心选编的富有时代感的巾帼和家庭故事,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大家讲述他们与亲人、朋友、邻里之间真实发生的故事,传递出每一个人在家庭、在社会中展现的正能量。

台下的观众跟随着宣讲者的语言,感受着属于他们的“巾帼心向党”的故事,阵阵感动涌于心头。使宣讲工作成为妇联“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载体,走进社区、家庭、机关、企业,现场受众千余人

三、搭建四位一体的宣传推广平台

宣讲工作过程中,西城区妇联着力在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上下功夫通过网络媒体、报纸等形式以及微信、微博、官网、杂志四位一体的平台对宣讲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大力宣传。

1. 在官方微博“西城女性”2019年第二、第三期杂志上,刊登宣讲员的巾帼心向党”故事。

2. 在西城妇联官方网站“西城妇女网”、官方微信“西城女性”上及时发布“巾帼心向党”宣讲团消息在微信推送了12篇文章、一次直播活动,阅读量过万;

3. 通过官网及微博分别对宣讲活动的陆续开展进行了8次跟进报导

4. 利用微信骨干志愿者传播宣讲故事扩大宣讲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引导全区广大家庭见贤思齐。

四、特色宣讲融入大街小巷,优良家风广泛传播

微信图片_20191213173925_副本.jpg

区妇联根据宣讲团成员们的特点,开展专题宣讲:红楼公共藏书楼举办2019年国际家庭日宣讲团成员李澍晔用语言打开了沟通的桥梁,进行了“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的宣讲,进一步突出70周年主题。在七夕晚会上,董蕴琦、张凤鸣夫妇的对台宣讲,用一封封家书与对话的形式带领居民们感受到了书信传情中的家文化。老舍茶馆经理于静的宣讲结合了要喝、茶艺表演、品茶的宣讲形式,带领听众们进入了茶馆的氛围,走近了老舍茶文化。天桥民俗文化传承人毛众的宣讲,将变脸、快板、等民俗文化融入宣讲中,让宣讲更为引人入胜。在什刹海街道、牛街街道,开展的两场金从政专场宣讲,讲述了以“平淡天真”为人生导向的爱新觉罗后人们成长的故事。

宣讲故事中,尤其值得骄傲的是毛泽东的孙媳妇、区妇联执委、兼职副主席刘滨2018年她讲述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家风的故事,在网站上持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截止到2019年已经拥有6700万次的点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000万次。今年在区妇联执委培训大会上,区妇联还邀请了刘滨的丈夫毛新宇为执委们深情讲述了毛主席与第一任妻子杨开慧的故事,带领大家追忆红色记忆、感受共产党人家风传统的同时,汲取巾帼建功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下方横线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