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街道报送最美家庭——吴秀芬家庭
发布时间:2014-05-15
我们这个家庭是回、汉两个民族组成的,是一个传统的五口之家,我的公公已经87岁了,婆婆也已经80岁。我们一家生活的其乐融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生活上互相关心,照顾体贴。虽然民族不同但是我在生活上尊重回族的民族习惯,随顺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从不习惯到习惯。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家庭。我深知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处理好才能为家庭和谐幸福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过上平安快乐的生活。在2001年婆婆因高烧住医院治疗, 每天需要送饭。公公不会做饭。那时家里还有一位将近90岁的老祖和我们上小学的女儿都由婆婆照顾。这时婆婆生病住院,家里困难来了。家里需要有一个人面对这个现实来照顾上有老,下有小和病人的局面。我担负起了这个重任。病人每天的3餐由家里人送。家人的饮食起居我都细心照顾。一个多月婆婆康复出院。婆婆非常高兴说:“我恢复的这么好都是你照顾的好。”婆婆和家里的亲戚都非常的感谢我说:“我们一大家子都得了你的济了。没有你不可想怎么过。”事实上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没有什么值得感谢的。当我有病时公婆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照顾我给我做可口的饭菜,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婆婆真的是把我当亲女儿养。结婚二十七年我没有和公婆红过脸。遇到事情时我们和公婆双方总是相互协商,相互理解,不计较小节,以积极的心态去沟通解决。我退休后参加社区里的活动他们都非常支持。
我和丈夫结婚20多年,一直相敬如宾、相互体贴,孝敬公婆,正确引导教育子女,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沟通感情,我们在做家务事时,双方都积极主动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计较过。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爱心;责任心是这个过程最主要的。美好幸福的家庭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相互支撑,无我利他,无私奉献;,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美好的。
我们夫妻俩都非常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坚决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力争做奉公守法的良好公民。我们的言行深深的影响着下一代,我们的女儿品学兼优,心理健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积极向上。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帮助家长洗衣,做饭。上学时年年评为三好生,在高三的时候获得了西城区文明标兵称号和北京市三好生的荣誉,做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节约。提倡勤俭持家。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节约用水。北京是个缺水的城市,在日常生活中,水总是不知不觉地就会被浪费掉。我们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物之后的洗衣水和洗澡后的洗澡水冲刷马桶,擦地,用淘米后的水和洗过菜的水浇花。使水资源得到二次再利用。
家人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时间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比如到西柏坡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每年我都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遗容,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绩。鼓励我为实现中国梦做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益人民的人。通过参加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提升了我们自身的修养。
我想拥有金山银山不一定幸福美好,地位显赫也不一定幸福美好。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美好。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美好的最真实内涵。“家和万事兴”、 愿我们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在美好幸福家庭里享受晚年生活,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在美好幸福家庭里健康成长,愿更多的家庭都能够生活得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