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街道报送最美家庭——岳亮家庭
发布时间:2014-04-10
岳亮是北京市委组织部2011年派出的援藏干部,当时援藏干部的确定是自愿报名,当同事们得知他报名了,大家都很吃惊,因为当时他的孩子刚4岁多,妻子工作也繁忙,家里迫切需要人照顾。为此单位领导特意找他谈话,让他仔细考虑援藏的事,不过最后岳亮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援藏。2012年11月23日至29日,中国西藏网、新华网西藏频道以及北京人物周刊以《深情注高原 汗水绘蓝图》为题报道了援藏干部岳亮同志克服家中种种困难,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全身心投入到西藏建设的典型事迹。谈起援藏,岳亮感慨万千。他说:“援藏是一份光荣而崇高的任务,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是职业生涯的光辉和荣耀。”所以他怀着一颗为建设祖国边防的心和对边防人民的无限热情来到了他向往中的拉萨。妻子在担心之余,还是给了他肯定的支持。提到岳亮的家人,岳亮满心都是愧疚。他说:“刚满5岁的儿子、80多岁的双亲、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都压在了柔弱的妻子身上”。记得有一次父亲感冒发高烧住进了医院,对于普通人来说感冒其实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一个81岁的老人来说,那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再加上父母住在农村,卫生院不能住院,只能由母亲推着三轮车穿过农田颠簸的土路,每天走三公里送父亲到卫生院输液。但父母为了让远方的儿子一心一意的工作,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他,是妻子替岳亮担起了这些责任,在市区和郊区之间两地来回奔忙着。这件事是在父亲康复之后岳亮才得知。还有五岁的儿子,他经常打电话会问“爸爸,你是不是明天就回来了?”每次听到这些,他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好几天都缓不过劲来,每每提及这些,这位四十岁的大男人眼眶都会发红。是的,在年幼的儿子心里,他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从事的是一件怎样崇高的事业,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一种锻炼,等他长大之后就会理解和明白了。这对大人和孩子都是一种考验,岳亮时常这样安慰自己。在闲暇时间打电话和家人聊聊天,送上自己的关心和祝福,这是他最幸福的时刻。想儿子的时候,岳亮内心总是重复着一名话“儿子,等你长大了,就知道这是爸爸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