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红墙耀韶华·巾帼新担当 | 17年,从一线到书桌,社区老主任的抗疫之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17年前,她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走在社区防疫一线17年后,她因身体原因不能与社区工作者们并肩作战依然在后方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每天创作一首防控顺口溜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力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红墙耀韶华·巾帼新担当”征集作品《从一线到书桌,社区老主任抗疫再出发》向老党员冯秋云致敬!

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居民冯秋云

年龄:78岁

1_副本.jpg

2003年

冲在防疫一线 有惊无险

“那时候当然也很紧张,但是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一名党员,我觉得自己应当站在疫情防控的一线,为我生活的地方出一份力。”78岁的冯秋云回忆自己抗击非典时的心情。

2003年,冯秋云61岁,是陶然亭街道龙泉社区居委会主任。抗击非典期间,她从早到晚,一直忙碌在社区。

一次,在给居民发放物品时,冯秋云不小心将消毒水溅到了自己眼里。

“当时真害怕自己眼睛毁了。”但冯秋云还是尽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同事连忙帮她反复用清水冲洗眼睛,后来还帮她买了眼药水,“万幸,眼睛没事。”

2020年

编写顺口溜 做好宣传员

17年后的2020年,由于身体原因,冯秋云的防疫“战场”从社区一线转到了家里书桌前。

“非常时期少相聚,学习强国增知识,琴棋书画作首诗,陪伴父母尽孝心……”每天,她都要坐在桌前,创作一首疫情防控的宣传顺口溜,并认认真真誊写在格纹纸上,再用心画上花草树木,就成了一张精致的“防疫宣传画”。

2_副本.jpg

“我是个党员,疫情当前,也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体不方便,只好多动动脑子了。”冯秋云笑着说。

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创作的内容发布到社区通平台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社区多做些疫情防控宣传。

3_副本.jpg

到社区工作之前,冯秋云曾是一名幼儿教师,天天教孩子们写写画画,动手动脑,她爱写作、画画的爱好也是从那时培养起来的。

 

一天一首 学习锻炼两不误

一天一首的频次可是不简单,而冯秋云顺口溜的创作源泉则是来自于不间断的学习和积累。

每天,冯秋云都会坚持打开“学习强国”软件,看新闻、看视频,也会通过“社区通”app关注街道和社区的工作。

《肺炎疫情注意啥》《科学技术新发展》《抗疫三字经》《赞钟南山院士》……这些顺口溜都是冯秋云贴合当下热点创作的。

除了用自己的方式参与防疫工作,冯秋云在家也会坚持锻炼,日走5000步。她说,自己身体好了,也能给儿女减轻些负担,让他们把更多精力用在国家需要的地方。
冯秋云作品欣赏

《去市场买菜须知》

不要每天去买菜,尽量错峰去采购,

进市场要戴口罩,回家后要勤洗手。

保持一米的距离,咳嗽要把口鼻捂。

注意营养搭配好,市场管理要配合。

2020流行语》

宅家,就是贡献!

活着,就是幸福!

不动,就是模范!

洗手,就是美德!

口罩,就是宝贝!

乐观,就是神药!

手机,就是桥梁!

自信,就是黄金!

开水,就是良药!

坚守,就是胜利!

《赞钟南山院士》

肺炎疫情很猖狂,南山院士真叫忙,

奔向疫情第一线,指明前进的方向。

南山院士有经验,老百姓来信任他,

84岁的不老松,巍然屹立战疫情。

《肺炎疫情注意啥》

肺炎疫情的来袭,扰乱人们的生活,

不要慌乱勤思考,办法总会想出来。

正确对待不传谣,沉着冷静办法想,

资源充足不哄抢,相信政府相信党。

非常时期少相聚,学习强国增知识,

琴棋书画作首诗,陪伴父母尽孝心。

多与社区勤联系,没事不要到处走,

有事出门戴口罩,回来注意勤洗手

17年不忘初心17年砥砺前行这是一名老党员对国家最真挚的热爱对人民最真诚的奉献向老主任致敬!我们定将不负厚望打赢这场战役!

 

下方横线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