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李春玲
发布时间:2014-04-04
李春玲同志,女,中共党员,助理社工师,现任西长安街府右街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李春玲同志热心社会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始终坚持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深入社区、体恤民生、廉洁奉公、任劳任怨、为居民认认真真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扎扎实实做好事,受到了上级领导和辖区群众的高度赞扬。
一、立足本职,心系百姓,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
府南社区地处中南海西侧和西单商业街东侧,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李春玲同志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倡导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行为感召社区党员、志愿者、楼门院长和社区居民,积极维护社区和谐、宣传公益理念,带动了更多的居民关注和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尽最大努力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向心力和凝聚力。
例如,去年4月份的一天上午,罗贤胡同4号居民反映其家中墙面发霉,李书记听说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情况,原来是因为16号院门前种有一棵香椿树导致该居民家东墙长期潮湿造成的,而树的主人又舍不得砍掉,为此,两家人多次发生了争执,甚至出言不逊。李书记经过多次实地查看和向有关部门咨询,提出了在合理地段移植香椿树的建议,既解决居民家中墙面潮湿问题,又保住了已经长成的香椿树。在李书记耐心的劝解下,两家人终于都同意了移植方案,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随着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很多居民购买了私家车,但由于当初设计问题,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部分居民住户为了停车方便,私自安装地锁,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街道残联活动中心设在府南社区罗贤胡同27号院,为了避免汽车停放引起残疾人出行不便,活动中心安装了一个地锁,但却由此引发了连锁反应,部分居民纷纷效仿,短时间内院内私自安装地锁的数量达到了12个,引起了未安装地锁和还没有私家车的居民的强烈不满。为了合理解决及消除这件事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居民之间的矛盾,李书记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分别召开楼门院长座谈会、安装地锁的住户代表座谈会等,集中汇总、整理居民意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拆除了这些地锁,27号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象这样的事情在府南社区时常发生,双方当事人由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到后来的握手言和,每一次矛盾纠纷解决的同时,都为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增添了一曲新的乐章。
二、宽容待人,换位思考,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社区工作复杂而繁琐,看似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其实都是涉及民生的大问题。因此,面对居民的每一个问题,李春玲同志都是带着感情去做工作。工作中碰到不理解、不冷静甚至不讲理的居民,她从不计较,总是强调换位思考,站在居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同时坚持原则、把握政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拆除违法建筑一直是让许多政府部门头疼的事情,而因为拆除工作导致被拆居民有严重不满情绪,常常把怨气指向社区,指向社区工作人员,有时甚至是人身攻击、侮辱谩骂,有的社工很不理解,生气地说:“我们社区又没有执法权,干脆上报强拆得了。”而面对情绪激动的被拆居民,李春玲同志却总是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一颗宽容之心默默承受着这些委曲,不厌其烦的摆事实,讲道理,想办法,做动员,在她经手的这些拆违工作中,全部实现了居民自拆、助拆,从未发生一起强拆,促进社区和谐的同时,也展现了一名优秀社工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在府南社区背阴胡同28号院和30号院前共有8个煤棚子,这些煤棚子都是上个世纪街道办事处为方便平房院居民储存燃煤搭建的,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环境改造和对大气污染的治理,燃煤取暖已消取消,煤棚子也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拆除煤棚子,还居民一个整洁的环境迫在眉睫。为此,李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并亲自帮居民清理堆放在煤棚子里的杂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8个媒棚子在居民的配合下全部拆掉。其中,背阴30号双顺餐馆店外东墙有3个装煤气罐的棚子,这次也属于拆除范围,由于餐馆灶间狭小放置煤气罐不符合防火要求,餐馆经理以此为由拒绝拆除煤棚子,针对这一情况,李书记一方面与其反复沟通,耐心做工作,另一面积极协调消防等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寻求解决办法,为餐馆的煤气罐找到了合理的摆放位置,既符合防火、卫生要求,又不影响正常经营,使这3个煤棚子顺利拆除。
三、深入开展访、听、解工作,取得实效
为更好的落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服务工作理念,李春玲同志带领社工进一步加大下户走访力度,关心居民生活,主动收集居民提出的问题,对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经过收集、整理,着力解决,及时上报。自去年5月份开展“访民情、听民意、解民难”工作以来,府南社区共收集各类信息19条,其中16条已经得到了基本落实和解决,工作中,李春玲同志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方法,针对实际情况解决居民困难,带着感情与居民真心交流,切身感受群众疾苦,耐心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记得7.21特大暴雨来临的那个夜晚,相信每一个北京人都记忆犹新,多年的社区防讯工作李书记早已养成习惯,只要天气预报中雨以上她都主动留下来值班。那天,她按照惯例挨家挨户询问辖区平房院房屋有没有没漏雨,院内有没有积水,当得知背阴胡同34号院排水顺畅的时候,她心慰的舒了一口气。正是由于平时的百般努力,才换来了居民今天的安居乐业。
进入3月份以来,辖区内背阴34号院的污水管道经常发生堵塞现象,因为这个院落地势较低,常常发生污水倒灌,严重的时候,满院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甚至流进了居民家中,流到了马路中央,致使居民满腹怨气,路人掩鼻急走。经过反复实地查看,原来,背阴胡同34号院地处西单商场后门,陆续开了4家餐馆。而餐馆又与居民共用一个排污管道,长期排出的油污逐渐粘在管道内壁上,使管道排污不畅,遇有集中用水及下雨的时候就会发生堵塞。为此,李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没有简单的把问题上报给街道办事处和市政部门了事,而是反复沟通,多方协调,相关单位跑了十几家,电话更是不计其数,经过努力,终于在当年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了全院下水管线更新铺设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常年困绕背阴胡同34号院污水管道堵塞问题。7.21特大暴雨过后,该院居民送来了“心系百姓、服务居民”的鲜红锦旗,感谢社区为解决居民困难所做出的努力。
四、敬老爱幼,无私奉献,做社区百姓的贴心人
府南社区在李春玲书记的带动下,大力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传统美德,不断彰显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多年来,她一直秉承舍小家为大家,以社区为家的工作热情,为社区百姓服务,同时也受到在社区居民的喜爱和尊敬,成为居民最亲的人。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下午,灵境胡同6号楼居民找到社区居委会,一进门就怨气十足地喊"有没有人管老百姓的死活,大过年的,暖气一点也不热,把我们支来支去,到底谁能解决?”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再三安慰,她才说出了实情:三天前5门这一串暖气就不热,找到热力点的负责人说,楼内有人家把阀门关上了,导致整个门洞的暖气都不热,只能逐户地敲门排查,由于这几家都是出租房,临近春节,租户都已离开北京回家过年,他们也没办法解决。李书记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立即与5门所有房主逐一联系,询问是否装修?是否把阀门关上了?终于,102房主回电话说他家房客把阀门关上了,可人不在北京。这可怎么办呢?李书记又与其沟通:“有没有备用钥匙?能不能赶快送来?实在不行,我们去取也行。”李书记的真诚打动了房主,主动找人送来了钥匙,阀门打开了,居民家中的暖气渐渐的热了,居民过上了一个温暖幸福的春节。
五、党建带队建,全面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李春玲同志以身作则,严格管理,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社区党建工作始终,在社区党委中积极开展“政策要熟知、业务要熟练、情况要熟悉、服务要优质”的“四要”主题党建活动,同时,以党建带队建,打造出府南社区一支高素质的社工队伍,要求社区的工作人员做到热情接待群众,提供文明服务;优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落实首问责任制,杜绝推脱不知情,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整体服务水平。
为了便于深入了解居民状况,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同时,府南社区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推行管片包干责任制,即社区居民化分为若干小组,所有社工每人负责一组,一包到底,居民办理社区事务,均由管片负责人帮助与社区的其他各口主管主任进行沟通协调,这一工作方法的实行,简化了居民的办事程序,得到社区居民朋友的大力支持。
为了提升社区工作整体服务水平和社工人员自身素质,形成团队合力,李书记注重日常自身学习和社工队伍的培养与锻炼,为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实行每周例会轮流主持、定期学习有关文件,组织技能比拼、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从多角度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综合能力培养,让大家一起畅谈工作设想、交流工作心得,促进社工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在府南社区营造出了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健康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