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郎艳霞
发布时间:2014-04-04
郎艳霞同志作为在京贡献和发展的一名普通企业家,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历程中兢兢业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并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郎艳霞同志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到国家公务员,再到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直至今天亲手创办的北京中储华通商贸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经历了这么多人生的角色,但她始终没有放松思想上的学习。她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进步,积极参加西城党工委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各项会议精神。她组织纪律性强,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恪守职业道德,凭着良好的信誉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同事们、领导同志们及同行的一致好评。
郎艳霞同志1984年从吉林高考到北京读大学,1988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随后被挑选进入国家物资部机关党委工作,1991年7月调入中国黑色金属材料总公司工作,后担任进出口处处长一职,2001年1月调任华通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经理。伴随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潮,郎艳霞同志急流勇退,并于2003年正式创立北京中储华通商贸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
郎艳霞同志从商多年,商业战场的历练锤炼出她刚毅和果断的个性。自北京中储华通商贸有限公司建立以来,公司在她的领导下业绩不断增长,销售市场不断扩大。在钢铁贸易圈里北京中储华通公司和她本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7年以后公司迎来了高速发展的五年,2009年公司荣获中冶恒通冷轧技术有限公司明星客户金奖,2010年-2013年连续三年公司荣获北京地区板材销售10强企业称号,2010年-2013年连续三年公司荣获钢材销售诚信企业称号。这些取得的成绩更能证明郎艳霞同志不愧为新世纪的巾帼明星,生意场上的辉煌仅仅是郎艳霞同志生活中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她时常说:“我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是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我,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郎艳霞同志始终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发生后的第二天郎艳霞和她的爱人主动来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向灾区捐款2000元,钱不多但从那一刻起捐助的启蒙火种从内心自发开始了,这是一个难忘的转折点,尤其是在现场受到彭佩云的握手接见,赶上了央视四套的直播更是倍受鼓舞,感受到了捐助的重要性。2005年在一次去内蒙旅游的机会上,让她遇见三位家庭环境不好的内蒙古小学生,当时她把随身带着的1200元钱给了这三个孩子,虽然当时给的钱不多,当时一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是400元,但是郎艳霞同志为3个孩子提供了一年的学杂费她觉得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开心的欣慰的。郎艳霞同志积极投身慈善公益活动而且捐助的善款逐年增加。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郎艳霞同志个人当即捐款1万元,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她来公司就召开动员会,动员公司员工积极捐款帮助汶川度过难关,公司员工积极响应号召当天筹集2万元通过西城职介党工委送往汶川灾区。郎艳霞同志还是个热心人,对遇到困难的人无论认识与否只要碰见了,能帮就会义无反顾地伸手帮忙。2009年正赶上郎艳霞同志的母亲在北京医院住院,在看望母亲后正准备离开医院的时候见到一位父亲在一旁无助地哭泣着,她上前了解后得知这位父亲有个年仅13岁的女儿确诊患上脑瘤,因苦于手术费问题无法及时接受治疗。郎艳霞同志也有孩子,身为母亲的她当即就拿出1万元给了这位急需等钱救命的父亲,这位13岁的女孩子随即接受了手术,这位女孩在北京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及其后郎艳霞同志累计提供医药费近2万元。2010年6月西城区妇女儿童基金会成立后接受的第一笔善款是郎艳霞同志捐助的1万元。在这刚刚过去的2013年,郎艳霞同志再次向有需要的人伸出了援手,她无意间听其同乡说到有一位吉林老乡被拖拉机压伤腿后无钱手术拆除钢板,伤口长期不愈合被诊断为骨髓炎,当时病情紧急急需植皮手术及刮骨术,但是手术费用需要1万多元,没钱家人只能放弃治疗。当时郎艳霞同志听后二话没说就和这位同乡说这个手术费用她来承担。由于吉林到北京路程较远,郎艳霞同志考虑到长途奔波对病人病情影响较大,她又帮助这位病人联系到吉林市医院一位医生,委托这位医生为这位病人安排了手术,术后一段时间病情再次复发,院方及家属说:“这位病人由于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接受一个相当长的治疗时间,还需要3-4次刮骨手术,大概花费再需要5万元左右。”郎艳霞同志听到后跟院方协商要求院方为其积极治疗,治疗费用由她来承担,现正陆续支付着医疗费。看到这里,郎艳霞同志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作为现代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郎艳霞同志还是一个热衷教育事业的人。她在教育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设立企业奖学金 。2010年在她的母校北京物资学院设立“北京中储华通教育基金”,捐款15万元以奖励贫困及优秀学生。截至2013年这项教育基金累计奖励30多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2009年至2013年至今资助长春大学困难大学生肖遥学杂费等累计金额约3万元,该生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某大学研究生。郎艳霞同志还资助延边二中生活困难的校友李香今2万余元学费,家庭困难者隋延萍也得到了郎艳霞同志2万元的资助。
作为新世纪企业家,她认为不能仅满足于商业上的丰厚收益,只停留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程度上。企业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努力形成企业服务社会的层面上,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体现是一个企业发展成熟的标志。郎艳霞同志在其人生历程中,干一行,爱一行,积极认真履行每个时期的职责,在生活中也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地迈出人生的每一步。
郎艳霞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自己常说:我就是活菩萨,有求必应。她在自己平凡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工作着,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