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陈晶晶
发布时间:2014-04-04
陈晶晶,女, 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展览路派出所百西社区民警。
陈晶晶同志2010年年初从内勤岗位走上外勤岗位,开始成为一名社区民警。人们都说社区民警不好干,女社区民警更不好干。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她很快适应了角色的转换。不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社区基础工作,同时也对社区民警的工作性质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意识到社区民警的工作就是努力搭建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既能展示公安机关一贯的优良传统、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又能集中体现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建立起“警民鱼水情”的良好关系。
在三年多的社区工作中她始终以市局领导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为核心,努力做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开展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重视搜集民情民意及社情反映,坚持以社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作为她的工作目标。在工作中能够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男同志能够做到的,她也努力做到,而且力争有些方面做得更好;在社区工作中她积极发挥女同志耐心、细致的有利条件,在组织发动、矛盾化解等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她从爱民、护民的角度出发强化预防煤气中毒宣传及发动工作
陈晶晶所负责的百西社区是北京城区最典型的老旧社区,社区内70%的人口居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屋脊建筑内,20%的居民居住在冬天没有暖气的十一栋简易楼里。每年冬天都有近两百多户居民要用煤炉取暖,因此冬季预防煤气中毒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务。每年入冬时节,也是她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就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伤害。每年冬季取暖季,陈晶晶同志的工作量都要增加许多,除去日常的社区工作,她还要在下班后加班加点进行入户宣传,因为很多居民家白天没人,只能在居民回家后进行安全检查。在入户检查的工作中陈晶晶同志常常是带病坚持工作,早在2010年冬天她的左腿膝盖就被医生诊断为髌骨软化并且长了骨刺,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上下楼梯都疼痛难忍,但是陈晶晶同志从未因此耽误工作。入户检查预防煤气工作对她来说更是一项艰难的考验,每次入户都要爬楼梯,十一座4层高的简易楼,40个楼门,一个冬季前后要检查4次,工作量可想而知。在检查中遇到炉具及风斗、烟筒的安装不符合要求的,她都严格指出,指导居民及时更换。对孤寡老人和家中有卧床不起、身患残疾的居民,她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除去日常的走访慰问,她还及时将这些困难群众的情况上报,为他们送去了煤气报警器,帮助他们提高防范的能力。在这些居民中有一位年近八十的大妈,是位孤寡老人,由于听力不好,每次陈晶晶去她家入户都敲不开门,好在大妈住在一层,所以只能去敲窗户,她看到了就来开门,后来陈晶晶就和大妈约定每周三上午十点左右,只要她所里没有其他工作安排,她就到大妈家来,让大妈到窗前去坐着等一会儿,民警来了,再开门。有了这个约定,她再到大妈家入户检查就方便了许多。在预防煤气中毒工作中,陈晶晶同志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确保了社区居民的顺利、平安过冬。通过预防煤气中毒宣传工作,使社区居民知道了陈晶晶是一位对工作负责,对人民群众安全负责的社区民警。同时也得到了居民的信任,为她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依靠群众,扎根社区;化解群众矛盾,打造和谐社区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陈晶晶始终注意密切联系群众,协调警民关系,把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放在首位,并最大限度的扎根社区,融入居民群众当中,了解群众意愿和疾苦,努力化解居民矛盾,将各种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打造社区和谐氛围。在工作中她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她时刻牢记宗旨意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去服务、去执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群众需要的就是她要做的,群众反对的就是她要去制止的。三年来,她本人共受理群众咨询、求助、办理户口、调解纠纷达1000多人次,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工作中她重视组织发动工作,发动治保积极分子、社区居民投入到社区的安全防范中去。为确保“两会”等重要活动的顺利进行,她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与社区居委会、工作站一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首先从宣传入手,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制作板报、宣传栏、发放宣传品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在重要活动的安保期间,组织治保积极分子、社区居民出动巡防、看门护院巡控力量近千人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百西社区在“两会”等重要活动期间未出现任何治安问题。
结合社区实际及居民所需,采取多种途径,提升群众安全感
百西社区内的居民楼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区内道路四通八达,无法做到封闭式管理。社区西面紧邻海淀区甘家口,北面不远处是几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治安环境较为复杂。由于小区的一些防范设施老化、陈旧、落后,多年来社区经常发生一些侵财类治安案件,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感。百万庄地区多数都是三层大屋脊式楼房,由于周边地区近期曾发生了几起犯罪分子利用天井进入房顶大屋脊入室盗窃的案件。许多住在三楼的居民因此人心慌慌。鉴于这种情况,她立刻请示主管领导,在街道综治及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将社区内共计156个天井全部封闭,从根本上杜绝了从天井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
由于百万庄社区楼房布局的问题, 造成很多地方特别僻静,天黑后,有些地方没有路灯,加之路面年久失修,老年人出门怕摔着,年轻的不敢走,一到晚上,这些地方走路的人就很少,也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听到社区居民的这些反映后她在天黑后去进行了实地体验,并立即将此情况上报所领导及街道相关部门,在派出所及街道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小区一些偏僻的地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解决了居民夜间出行的困难同时消除了治安隐患。
与此同时,她还从增加物防、技防设施方面入手,提高社区总体防范能力,截至目前已安装楼宇对讲门近50个,百万庄北里和午区分别设立门岗,对进出车辆加强管理。另外,在治安防范上加大宣传力度,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的特点,她和居委会利用组织老年活动、召开党员会,积极分子会,入户慰问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通过这些工作,社区发案逐年减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社区的治安秩序同往年相比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工作中她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的管理工作中
公安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公安民警不能象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那样正常休息、放假,社区民警在这方面付出的要更多一些。社区工作内容繁杂,居民之间有矛盾、有困难时首先会想到社区民警;居委会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还是社区民警。陈晶晶同志的爱人也是同行,为了不耽误工作,赶上周末加班、值班,她只能把上小学的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她常说“既然选择了公安工作,又选择了社区民警的岗位,就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牺牲更多,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为社区居民创建一个平安的居住环境,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