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选择成就花样人生
我叫王菲,来自牛街白广路社区,我82年出生,按当前时尚的话说是一个“80后”。2005年,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苦读?年的北京政法大学,这也标志我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步入了社会。作为一名具有法律专业学历的当代女大学生,我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有着许多许多的梦想和期盼。刚毕业时,我幻想着能够找一个专业对口,又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整天都忙着在互联网和报纸上寻找招聘信息,一次次出入招聘会,一次次盲目的递交简历,然而,理想不是现实,迎接我的却是一次次的求职失败。苦闷、烦恼、失落常常搅得我不能安宁,看着周围其他同龄人踌躇满志得每天忙碌着各自的工作,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无奈之下,我决定不论什么工作,先上班再说,于是,2006年,我找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汽配公司做销售,主要是推销汽车零部件。在这一年里,无论是风吹雨淋,还是烈日炎炎,都重复着联系客户、谈价格、签合同,即便我年轻,但一天下来还是感觉筋疲力尽,头晕脑胀,我越来越觉得这份工作和自己理想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因此我辞职了。但是,我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的磨练让我领悟到了许多在学校所学不到的知识,因为它真正使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生活的压力和工作的艰辛,那段经历更为我平添了许多人生经验和阅力。自这次辞职后,又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我再次陷入沮丧和徘徊,我的一举一动,被我的妈妈看到了眼里,她劝我要鼓起勇气,不要气馁,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下,我慢慢的恢复了信心。
后来,在与街道社保所的接触中,社保所的工作人员详细的向我介绍了很多当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我听后很受启发,突然间萌生一个想法,自己创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具体干什么却一时拿不定注意,那段时间整天思考的就是为创业选项目。我妈妈是一位非常热爱生活的女性,她每天都要到健身房去健身,即锻炼身体,又结交了朋友,还愉悦了心情。于是,我萌生开办一家健身中心的想法,这样即能靠自主创业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又可以为大家送去健康和快乐,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下定决心,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马上给予我支持和赞许。
为了选择一处即符合健身条件又交通便利的经营场所,我跑遍了京城的许多街巷,终于在白广路一带选定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场地。为了支持我创业,妈妈拿出了积蓄作为启动资金,但是还是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困难。牛街社保所的工作人员得知我的情况,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帮助我申请了小额贷款,还帮我尽量减少审批手续的时间。为了让健身中心在整体环境上突出舒适优美,在参考其他健身房的基础上,我亲自制定装修方案;为了让健身中心的训练项目更加安全、科学,我一件件的挑选健身器械,制定一个个训练方案。可以说,那段时间是我有生以来最充实,也是最忙碌的,因为凡事都要亲历亲为。经过多方面筹备,终于,07年1月份我的康倍健身中心在白广路开业了,经营范围包括:体育运动项目、健身咨询及体育用品、文具用品销售等多项服务。
面对当前这个崇尚健康、活力的时代,各种规模的健身中心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在我们的周围,为了让大家知道和了解“康倍”这个健身行业里的新生儿,我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发广告、做推广,遇到文明礼貌的行人还好,当遇到粗暴一点儿行人将我递上的宣传页打落到地上的时候,我的心仿佛也有一种被打落的感觉。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有不少朋友成为了“康倍”的会员,我们不仅为大家创造优美的环境,齐全的健身项目,而且精心为每一名会员量身制定健身方案,逐渐的大家接受了“康倍”,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吸引了很多来“康倍”健身的朋友。开业两年多来,我几乎天天以“康倍”为家,同时也逐步摸索了一套自己的经营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热情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合理的价格、优美的环境、安全的设施、科学的项目、精心的指导来吸引会员,服务会员,回馈会员。
目前健身中心运转良好,现有员工14人,吸纳2000多名会员,并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有人说我成功了,其实在我自己看来,这只是我创业路上的一个开始,因为,我还年轻,我的路还很长。如果有人说创业的成功与否以收入的多少来衡量,而我却认为,创业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拼搏、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回报,因为是困难与挫折教会了坚强与拼搏,是妈妈的鼓励与教诲使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那些热心人的帮助使我懂得了感恩与回报,是创业使我逐步成熟了起来。
展望未来,我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开拓,以全新的经营理念、优质的服务为顾客打造出健身行业中的精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亲人和社会。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