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故事 | “我报名,我孩子大了没有负担”
发布时间:2020-02-12
若有战,召必应。面对持续刷屏的疫情信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被牵动着。党员先锋勇担重任,保驾护航。白衣战士无畏生死,满载使命,直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战场,向这些逆风前行的战“疫”先锋致敬。
马淑凤,女 49岁,家住太平街社区20号旁门,中共党员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护士曾被评为市级孝星。“我报名,我孩子大了没有负担。”、“我家里人支持。”、“我是党员,先考虑我。”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发自内心,今年49岁的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马淑凤,已经从事护士工作将近30年。疫情爆发后,当得知医院需选派护士前往武汉的消息后,马淑凤第一时间在微信群报名。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是天职。自己没多考虑就马上报名了。”马淑凤说,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责任,现在是关键时刻,是我们最能发挥作用的时刻,我们责无旁贷,如有需要,我愿意参加。
请战后,马淑凤被列为医院援鄂后备力量。马淑凤表示,家里人都很支持,没有后顾之忧,已做好准备,随时听候调令奔赴一线。
生活中的马淑凤
防疫期间,太平街社区的工作人员对社区住户进行摸排。当看到工作人员疲惫的身影时,马淑凤便主动联系社区,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所在社区的网格,参加到社区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来。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在这个紧要关头,我愿意尽己所能,为社区多做点事情。”
马淑凤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她协助社区查找住户,登记离京住户、返京人员,对楼道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并利用自身优势向居民做防疫知识的宣传。
“您好,请问最近您和家人是否与湖北籍人员接触?体温是否正常……”在社区工作的两天里,马淑凤每天都需要打上百个电话,以便了解每户居民的生活状况。不但工作量大,有时还难免会碰到不太理解的居民,对于这一切,她都处理的游刃有余。在工作中,她耐心的安抚居民的情绪,用贴心的话语与和善的态度来获得居民的信任,最为重要的是她总是能从一名专业医护人员的角度为居民提供最科学的防疫知识,让居民更踏实,更安心。
“社区工作人员太辛苦了,不说入户走访,就是这打电话也不容易。”说起这两天打电话的经历,马淑凤深有感触,“有质疑的,有不理解的。现在是特殊时期,还是希望大家相互理解吧。”
2月4日,宣武医院通知因春节后门诊人数增多,需要抽调马淑凤到门诊室外进行测量体温工作,马淑凤随即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马淑凤表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护理工作者
国家若有召唤,我将义不容辞!”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