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姐妹总动员!她们宅在家里将爱延续
发布时间:2020-02-24
防控新冠肺炎,全民居家,足不出户。这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有些难熬,但对于陶然亭的巾帼志愿者来说,“宅”一样可以干大事儿。疫情隔离了空间,但爱一直在传递。
南华里社区爱心编织队队长伊淑敏说:“编织队的姐妹虽然不能去战“疫”一线,但是我们待在家中为贫困地区儿童织毛衣,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背景
2018年8月,陶然亭街道妇联正式成立“爱知缘”姐妹工作坊,面向地区所有妇女发出邀请,邀请有责任心、爱心的热心居民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南华里社区爱心编织队、福州馆社区爱心编织队,踊跃报名参加。
春节前,陶然亭街道“爱织缘"巧手编织坊,参与了北京市妇联“恒爱行动”,为贫困地区儿童编织毛衣的活动,并领回了120斤毛线。
南华里社区爱心编织队成员,接到通知后就领回了30斤毛线,分到了18人手中,将会织成21件毛衣。现在“宅”在家里的她们,有大把的时间来编织毛衣。
将来教外孙女织毛衣
“姥姥,我也想玩,我帮你吧”。三岁的外孙女看到伊淑玲织毛衣,总要凑到姥姥跟前,怕毛衣针伤着孩子,伊淑玲只有等外孙女睡了再织。这次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外孙女在奶奶家没回来,伊淑玲就有了大把的时间来织毛衣。本以为很快就会织完,不料使用了多年的回形针坏了,用四根毛衣针代替回形针。她用的并不顺手,但还是努力织好。
想起几天未见的小外孙女,伊淑玲说:“等她再大一点,我就教她织毛衣。”
将最喜欢的图案送给孩子
“这种条纹图案在以前可流行了”,冯淑芝这次织了一件,红白条纹相间的毛衣。
这是她最喜欢的毛衣图案,也承载着她年轻时的回忆,在那个条纹盛行的年代,她的家人每人都有一件条纹毛衣,都是她亲手织的。现今70岁的她颈椎、腰椎都不太好,织上半小时的毛衣,她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会儿。
她说:“想着在疫情过后,贫困地区的孩子就能穿上漂亮的毛衣,就很开心。”
有问题群里商量
“我们现在有什么问题都是在群里讨论”。作为编织队队长,伊淑敏在疫情发生以后取消了原本每周相聚一次。以便大家相互学习的安排,将大家的交流转到线上。大家在织毛衣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都会在微信群里询问,也立即会有队员对问题进行解答。
伊淑敏说:“在微信群里沟通既不影响织毛衣的进度也遵守了防疫要求,我们不能去防疫一线,就一定不能为国家添麻烦。”
同样,福州馆社区的爱心编织队,共领取了21斤毛线,发到了13人手中,将会织成15件毛衣。
用剩余的毛线多织一件
“把剩下的线织成毛背心孩子们就可以穿”。目前,78岁的卫安娜,正在用织毛衣剩下的6两毛线织背心,已完成的那件毛衣,有着漂亮的花纹图案。她这次选择的毛线有些细,怕织出来的毛衣薄。孩子们穿着不暖和所以她选择了一个复杂的织法,在毛衣上织出花纹,增加它的厚度。她说:“防疫工作我们帮不上忙,在家好好织毛衣这也算为国家做一点点的贡献。”
爱人主动承担家务
“他怕耽搁我织毛衣都不让我做饭了”。王金婵的爱人为了让她专心织毛衣,主动承担了做饭的任务,现在她的第二件毛衣也快要完成了。知道这些毛衣是给贫困地区儿童的,王金婵的家人都是大力支持。爱缠着奶奶的小孙子,看到奶奶织毛衣也不轻易上前打扰。王金婵说:“这份成果不是我自己的,里面有我们全家人的爱心。”
作品展示
疫情当前,陶然亭巾帼志愿者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巾帼力量。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