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街道妇联女性素质提升大讲堂
“筝舞蓝天,喜迎华诞”风筝制作活动
发布时间:2019-08-22
风筝是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风筝是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传统节日娱乐工具。
此次的风筝图案是由什刹海街道妇联与协作单位的老师,为此次活动精心设计了带有数字“70”及和平鸽,天安门,“国庆”字样为主要图案的风筝。数字“70”及“国庆”字样代表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平鸽图案代表友谊、团结、和平的象征;天安门图案则是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寓意。
8月21日下午两点半在什刹海街道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开展了“放飞中国梦,福燕绘锦秋”风筝制作活动,引吸了社区25位女同胞前来参加。活动开始,老师向大家讲解了如何构建风筝的骨架、风筝尾巴制作和粘贴纸张,配色的基本原则和涂色的基本方法并做了示范,在风筝上绘画着色,描绘技法,也是风筝制作记忆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通过图案和色彩在风筝造型骨架上表现直观效果,另一方面,又要能在放飞到高空时体现远视效果。大家听的认真,仔细的观察老师的手势后便着手制作风筝。只等老师讲解完,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拿起画笔,仔细涂抹,带着对祖国成立70周年的祝贺心意而尽情绘制,以红色作为风筝的主体基调,象征中华人民的血脉紧紧相连,配合自主创意的缤纷色彩,尽显妇女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树立了良好的心态,在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品质。表达了大家的楚囊之情与对祖国盛世的祝福。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迫不及待相互讨论制作技巧,相互称赞。
风筝也称为“福燕”是福的象征。通过此次活动,促进了大家的交流与合作精神,在这锦秋之季,回味了童年之感,也为祖国成立70周年而自豪,同时也欣望江山千里秀,欢颂祖国万年春。神州大地繁花似锦,祖国长空“福燕”如潮。七十年,承载了中华儿女无数的光荣与梦想;向着明天,让我们用双手创造更多的辉煌。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