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妇联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2018-01-19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区妇联认真制定《西城区妇联系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迅速在全区的妇联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切实将广大妇女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同时紧密结合妇女发展需求和妇联改革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认真实施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工作措施,真正将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服务妇女儿童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举措。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区妇联系统的合力下,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得到了落实。
一、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夯实
(一)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稳步推进。目前西城区15个街道已经全部落实“街道妇联兼职副主席不少于2人,执委不少于30人”的改革要求,街道妇联共有兼职副主席55名,执委556名。258个社区妇联中,目前已全部完成“社区妇联兼职副主席不少于2人,执委不少于15人”的改革要求,社区妇联共有兼职副主席519名,执委3908名,完成100%。
(二)横向妇女组织建设不断拓展。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西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妇女组织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妇女组织全覆盖。持续延伸工作触角,创新妇女组织设置方式,延长妇联工作手臂,努力到2018年底形成区域女性共同参与、开放互动的妇联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新格局。
(三)做实做活做优“妇女之家”。一是抓制度,科学规范建好“家”。二是抓创建,示范引领管好“家”。三是抓特色,突出实效用好“家”。四是抓创新,打造“妇女之家”升级版。
(四)基层妇联工作制度建设及运行良好。各街道、社区妇联根据区妇联的工作部署,各自建立适合区域特点的《执委工作制度》和《代表联系制度》。在妇女之家建设中,建立了妇女之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档案制度、汇报制度、活动制度、会议制度),在制度的规范下,各妇女之家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作用深入妇女群众。
二、网上妇女之家工作持续加强
(一)建立“西城女性”新媒体平台。迅速适应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改版了网站、刊物,建立了微博、微信,形成了“四位一体”同时发声、主动亮剑又各有侧重的宣传平台,平均每年发布各类信息3000余条,传递党政声音的速度和广度都大幅提升。
(二)畅通网上联系妇女渠道。充分利用“西城女性”这一平台,积极建立与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群众的广泛联系。
(三)建设网上工作新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平台,加强服务资源与妇女需求的信息对接,提高服务有效性。
(四)主动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坚持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建立一支由70名机关干部、新闻媒体、理论研究和基层志愿者组成的“网络文明巾帼志愿者”,定期开展培训,指导她们活跃在网上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着力把握网上舆论引导权。
三、妇联职能进一步巩固拓展
(一)不断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
(1)以“巾帼心向党、扬帆新征程”为主题,充分发挥“西城女性”四位一体的宣传平台优势,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西城区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果、践行“红墙意识”的生动实践,积极传递党政声音,进一步承担好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
(2)利用“三八”妇女节、国际家庭日、建党95周年、建军90周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等时点,大力宣传“十佳女干警”“十佳女教师”“巾帼女杰”等先进典型事迹,及时登载发布系列宣讲文章,激发妇女爱国爱党爱家的热情。
(3)连续4年组建由最美家庭代表、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等组成的最美家庭宣讲团,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
(二)着力服务妇女全面发展。
(1)充分整合资源,精心打造“西城幸福课堂”项目,共举办各类讲座100余场,受益妇女达1万余人次。
(2)通过举办“中韩女性花艺技能创新应用项目”中高级培训班,发挥“巾帼科技汇”领办企业满堂香公司的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妇女创业就业,三年来共实现25人就业、102人创业。
(3)不断深化“巧娘工作室”创建,成立“西城巧娘手工艺发展促进会”,下设4个技能培训基地,106个巧娘工作室,吸纳会员1800余名,举办各类技能培训400余场,巧娘作品在手工艺创新、对外交流、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三)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1)加强源头维权,强化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统筹作用,编制发布西城区“十三五”时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不断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的共同意识。
(2)加强机制维权,分别与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共同建立“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妇女维权合议庭”“妇女儿童维权通道”,为近30名困难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尤其是在反家暴法出台后,联手区综治办等10个部门在全市率先成立反家暴工作联席会,并制定《西城区发家庭暴力协调联动工作方案》,为辖区受暴妇女儿童撑起了有力的“保护伞”。
(3)维权网络不断完善,区、街、社区都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点,“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专家定期到社区送知识送服务,使妇女切实感受到了妇联组织就在身边。
(四)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
(1)自2014年启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以来,全区258个“妇女之家”发挥主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寻美主题活动5260场次,共涌现出各类最美家庭7129户,“全国文明家庭”1户,“全国最美家庭”7户,“首都最美家庭”69户,“西城最美家庭”551户。
(2)实施“家庭+”行动项目,推出“书香家春秋”家庭阅读系列活动,举办四届“我是小小摄影家”夏令营,创新实施“家庭剧乐部”公益行项目,精心打造“名师家教讲堂”,这些都受到了广大家庭的热烈欢迎。
(五)创新参与社会治理。
(1)积极做好社会组织孵化工作,培育成立了3家由区妇联主管的社会组织,重点针对家庭建设、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参与服务妇女儿童工作,成效良好,仲坤儿童公益服务社的“婴幼儿社交平台”,幸福阳光家庭服务中心的“阳光心态”妇女儿童心理援助计划,善德家庭文化服务中心的“名人家风研讨会”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2)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参与“妇女之家”建设、家庭教育、妇女儿童维权、调研等工作,既提升了妇联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也接长了工作手臂,拓宽了服务覆盖面。
(3)积极推进巾帼志愿服务工作,1600余名“爱心助老”巾帼志愿者为孤寡老人提供一对一服务,258支“巾帼情亲服务队”活跃在社区开展倡导夫妻平等、调解邻里关系、反对家庭暴力等维权活动,妇女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不断高涨。
四、作风建设持续改进
(一)认真落实直接联系妇女制度。制定了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制度和机关联系基层工作制度,明确每名领导联系3个街道,每个科室联系3个基层妇女组织,要求定期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进行工作联系和指导,同时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利用科长例会共同分享调研成果、进行交流研讨,推进问题的有效解决。
(二)重点加强调查研究。争取专项资金,通过多次沟通协调,从2015年起,区财政每年拨付22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调研工作,为进一步深化调研工作、提高调研工作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鼓励多方参与,通过建立调研课题组的形式,吸纳基层妇女组织、社会组织、妇女理论研究会会员、家教研究会会员、区妇联执委结合本职工作和资源优势,共同参与调研工作,使了解的情况更准确、掌握的数据更精准、提出的建议更具有操作性。加强成果转化,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决策,例如2015年联手司法局成立的西城区首家“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妇女群众需求的及时回应。
(三)积极发挥妇女群众的主体作用。建立妇女群众参与重大活动机制,邀请妇女代表列席执委会,在重大活动举办前邀请妇女群众一同设计,在网上征集意见建议,活动后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满意度测评表或访谈等形式倾听妇女群众对工作效果的评价,使工作决策更贴近妇女需求,更接地气。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