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广外街道妇联举办暑期青少年京彩瓷活动,小朋友们参观京彩瓷博物馆,并且亲身体验彩绘与泥塑的乐趣。
早上九点整,小朋友们开始了参观之旅。在京彩瓷博物馆的一楼会议室,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瓷器的基本知识。随后工作人员徐翩翩带着孩子们参观博物馆,介绍馆内的“镇店之宝”。“你们看到的瓷器上都有哪些动作?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呢?”“在喝水”“睡觉”“淌水”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回答。“大家的回答都是对的,看来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都很强。”说着她带孩子们参观了文化长廊,给孩子们介绍制作瓷器的过程。
参观完瓷器,小朋友们来到了陶艺体验馆,被分为泥塑与彩绘两个小组。“妈妈,我要画哆啦A梦!”被分到彩绘组的小朋友刚坐下就跟妈妈这样说。桌面上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颜料,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空盘子,老师站在最前面跟小朋友们讲解使用毛笔画画的方法。另一边的小朋友们每个人面前都铺着一块布,放着一大块泥巴,摆着一碗水。老师告诉小朋友们不能一直使劲捏泥巴,每块泥都有自己的韧性,如果随便乱动会使得泥塑裂开,没有办法烧制成瓷器。
老师讲解结束后,小朋友们立刻开始动手操作。“把笔稍微拿起来一点,轻轻落笔。”6岁的刘旖晨不太会用毛笔,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得盘子看起来黑乎乎的,陶艺师张亚乐看到这一幕后在旁边轻声指导。在老师的帮助下,半个小时他就画好了依偎在竹叶旁的熊猫。刘旖晨说,我觉得这张水彩画特别有艺术感,第一次在盘子里画画,特别好玩。王梓瑞的妈妈陪着她一起动手,她说:“孩子参加这些活动我特别支持,让孩子们走马观花地参观可能并不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体验艺术创作的复杂性,让他们更加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 13岁的严嘉馨小学春游时就在陶艺村制作过陶瓷,第二次制作显得游刃有余,二十分钟过去,一只泥乌龟就趴在了她桌子前方。
陶艺师张亚乐表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孩子们就做出来了。从他们作品的细致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真的是静下心来认真绘画的,他们敢想敢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这些大人向他们学习的。
孩子们的作品最后会一一发放到他们自己的手中。活动历时两个小时结束,孩子们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联系方式,将桌面收拾干净离开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