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西城区妇联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14-08-28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充分发挥社区和家庭在暑期对未成年人教育的有效作用,促进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西城区妇联有效整合资源,结合区域特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少年儿童度过一个难忘而有意义的假期。
      为做好2014年暑期工作,区妇联早在6月份就下发了《2014年西城区妇联关于开展暑期未成年人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明确,主题鲜明,可操作性强,建议全区各相关单位要注重从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使未成年人在参与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愉悦身心、受到教育。
      (小标)“家慈子孝”孩子们在角色体验中学孝行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清脆的童音在剧场中回响,这是一位小朋友在流利的背诵《千字文》,这一幕出现在西城区妇联“家慈子孝”亲子活动的启动式上。今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区妇联结合“寻找最美孝亲少年”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家慈子孝”活动,各街道社区都创设了尊重、孝敬父母的宣传栏、板报、孝星评比栏。区妇联联合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在什刹海街道开展“家慈子孝”亲子活动,组织12个家庭参与,通过抽签决定孩子扮演孕妇、售货员、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等角色。孩子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认识到要分担家务,努力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多关心和帮助他人。
      西长安街街道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家慈子孝”演讲活动,孩子们通过质朴的语言,生动的表达了对于家长的感恩和自己对于孝的理解,表明孝要融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金融街街道组织开展“感恩父母、亲情回赠”活动,孩子们深情回忆了父母给予自己的无私关爱和帮助,以一幅画、一首诗、一篇文章、一个拥抱、一份礼物表达了对父母付出的深深感谢。全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孝老爱亲宣传教育活动,创造了浓郁的社会氛围,引导未成年人自觉孝敬父母,珍惜父母之爱并付诸行动。
       (小标)“一街一课”家教讲堂进街道
      为满足地区广大群众对家庭教育先进理念的需求,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区妇联特邀请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北大公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齐大辉教授,以“为人父母与家庭公约”为主题,与家长朋友们分享了如何做好自我情绪管理,舒缓孩子压力,如何与孩子沟通等问题。共有270余名家长及儿童聆听了讲座。
      今年暑期区妇联依托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西城区家教讲师团”作用,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一街一课”活动。在15个街道开展了60余场家教讲座,这些讲座涵盖了父母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与孩子如何共同成长、传统美德教育与发扬、如何有效的预防儿童意外等方面的内容,受益人群达4000余人次。较好的提升了家长的家教水平,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小标)社会实践 孩子们与快乐同行
      区妇联开展“健康成长,快乐同行”亲子活动之走进剧场,邀请全区300余个家庭观看儿童剧,感受艺术魅力;区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在首都博物馆举办2014年“我是小小摄影家”夏令营;德胜街道在“家庭平安坊”围绕安全主题组织活动,家长和孩子共同书写家庭安全承诺卡;什刹海街道邀请北京星光青春自护学校专家李友光老师通过“寻求安全、躲避危险、逃离危险、缓兵欺敌、丢车保帅、防卫反击”的“被害预防六步曲”,开展他为孩子们定制的“未成年人安全自护社区教育课程”;天桥街道在暑期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组织社区师生共同诵读《弟子规》;陶然亭街道组织“亲子定向比赛”,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拼体力、拼智慧,完成任务,进一步巩固家庭成员之间信任与支持;牛街街道妇联在青少年阅读体验大世界组织青少年以互动方式开展儿童剧、画脸谱、手工制作等体验项目。
      此外,区妇联推荐新街口街道育德社区、广外街道红莲中里社区作为试点,承接“社区儿童及家庭心理资本提升训练营”项目,此项目旨在为社区儿童提供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心理服务,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孩子个人成长时期的积累心理资本财富,帮助个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和幸福。
 
 

   

下方横线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