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西城区妇联关于深化家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6-09-07
中国妇女十一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做好家庭工作是党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为引领全区广大妇女和家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创人人相互关爱、家家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区妇联决定于2014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家和万事兴”家庭建设年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活力、魅力、和谐”新西城建设,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以服务妇女和家庭成员为重点,以全面提升广大家庭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为目标,大力推进家庭道德、家庭平安、家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特困家庭帮扶工作,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相互和谐的文明家庭模式,以良好的家庭美德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夯实社会和谐基础、建设平安西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工作目标
(一)引领妇女在家庭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各级妇联组织要教育引导广大妇女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在职场中坚守职业道德、在家庭生活中弘扬家庭美德,在个人生活中陶冶个人品德。要积极引导广大妇女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美好心灵。
(二)大力提升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在妇女和家庭成员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家庭成员明礼诚信、高尚文明的人文品格和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使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显著提高。
(三)着力提高妇女组织服务妇女的能力。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拓展家庭服务功能,促进家庭互助帮扶,切实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建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首善妇联组织。
三、主要内容
(一)家庭道德建设
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和“互爱、诚信、宽容、勤俭、和睦”的家庭道德观念,利用“三八”妇女节、“5·15”国际家庭日、“六一”儿童节和寒暑假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道德建设实践活动,重点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促进家庭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举办“女性·家庭大讲堂”,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的创建、评选、表彰、学习活动,弘扬勤俭持家、自立自强、科学教子等家庭文明新风尚。依托“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把家庭道德建设的丰富内容融入到各类特色家庭建设中。与区直机关工委合作,在全区女干部中开展“慈母、贤妻、孝女、善邻”评选,挖掘具有崇高道德品质,得到群众拥护和认可的优秀妇女典型,发挥她们在道德示范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家风”征集,弘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家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提升。
(二)平安家庭创建
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推进普法宣传进家庭、安全知识进家庭,在妇女群众和家庭成员中普及法律知识。扩展妇联组织的社会服务职能,规范聚合各类女性社会组织,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联动,以“姐妹驿站”为载体,整合提升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家政社区服务站、婚姻指导服务站、家庭志愿服务站的功能,发挥其在维护妇女权益、关注妇女民生、关心家庭问题、参与综合治理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深入开展有关综治、禁毒、防艾、打拐等方面的宣传咨询活动。
(三)弘扬家庭文化
组织“孝敬好儿女”、“和谐好婆媳”等优秀家庭角色评选活动。以大众读书会为阵地,开展家庭藏书状元户评选等家庭读书主题活动,引导妇女和家庭读好书、用好书。联合区纪委,广泛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筑牢防腐拒变的家庭防线。开展“美丽西城巾帼行”健步走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满足妇女和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家庭中蕴藏的志愿服务热情,倡导开展家庭爱心行动。以家庭文化节的形式,将分散的家庭文化活动整合起来,为家庭展示个性文化提供舞台。
(四)强化家庭育人
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结合“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把提高家长素质作为提高家教水平的关键。在假期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推广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把家庭教育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评价体系,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力和服务力。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深入社区、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巡回讲座,教育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教子的理念。关爱特殊儿童群体,开展“恒爱行动”,为孤残儿童编织毛衣,让他们感受妇联组织的温暖。发挥社区“妇女之家”在指导服务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六一”儿童节开展诗歌朗诵、绘画比赛、亲子阅读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吸引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特困家庭帮扶
把握政府所急、家庭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点,积极推进关爱困难家庭工作,扩大妇女和家庭的受益面。关注妇女民生,健全完善贫困妇女儿童信息库,对失独、单亲特困家庭提供经济救助、心理调适、家庭教育等多方面服务。发挥妇女儿童中心综合服务阵地作用,引进妇女社会组织专业力量,重点打造一批切实为妇女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公益服务品牌。深入思考并努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普惠力度,增强服务的持久性。组织发动具有服务热情和服务技能的巾帼志愿者,因地制宜地为困难家庭提供居家养老、邻里互助等家庭志愿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注重调查研究。要积极开展家庭工作方面的专题调研,进一步深化对具有妇联特色的家庭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掌握新形势下家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时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规律,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使我区的家庭工作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二)坚持重心下移。要通过组织网络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我区家庭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充分发挥基层妇女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以社区为主要工作平台,利用“妇女之家”的组织优势,广泛动员妇女群众参与,实现妇联倡导和社会参与的良好互动。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家庭工作中的典型和经验,强化榜样带动、示范引领。
(三)创出品牌项目。各街道、社区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围绕妇女和家庭的需求,培育一批凸显西城地域文化特色、符合妇女和家庭需求的示范项目,予以重点推广,带动家庭建设活动蓬勃开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各类特色家庭创建工作品牌,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活动内涵,拓展工作载体,扩大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