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青少年放松身心的时间,也是收获成长的时机。西城区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契机联合天桥印象博物馆,于8月20日-27日成功举办“时光里的非遗”路书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以中轴西翼非遗传承为核心,带领辖区150组亲子家庭350余人走出家门,顺着“中轴西学”线路向南出发将“周末亲子课堂”开进了非遗工坊,体验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走进荣宝斋体验木版水印技艺
8月20日,辖区70组亲子家庭约150人,走进了具有350年悠久历史的荣宝斋,沉浸式体验木版水印工艺。
进入工艺坊,大家观看了三位老师演示木版水印的工艺流程。随后,孩子们用刷子蘸取颜料,在已经刻好的生肖图案的木版子上反复掸刷,最后套印在宣纸上,这看似简单,实际掌握起来却并非易事。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一会儿,印制的图案便跃然纸上,颜色饱满,图案清晰,每个孩子都完成属于自己的一幅木版水印作品。手工体验完成后,孩子们又参观了工坊的二层展厅,展厅中悬挂着采用木版水印技艺复制出来的的名家珍品字画,虽不是真迹,却足以以假乱真,大家都被中国木版水印技艺中的工艺和工匠精神所折服。
来到百年戏楼安徽会馆,体验京剧文化课
8月26日下午,30组亲子家庭约70余人,如约来到古色古香,冰盘檐和彩绘的安徽会馆。
作为京剧的发祥地,馆内随处可见刻满京剧脸谱墙体浮雕印。会馆老师向孩子和家长们介绍了京剧的形成以及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特点,过程中穿插着京剧经典片段的表演,从京剧基本知识、表演程式等方面,向同学们普及京剧艺术。婉转悠扬的唱腔,传神精准的身段,同学们被京剧《锁麟囊》《扈三娘》经典片段的表演深深吸引,每个行当从扮相到唱腔无不让家长和孩子们赞叹,现场掌声不断。
在现场教学互动环节,老师指导孩子们分别上台体验生行上马程式、京剧老生唱腔,穿上珍贵的戏服,体验旦角水袖技法,让家长和孩子们对京剧的装扮、声腔、身段等专业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随后老师选出一对父女上台,由化妆师为她们精心勾画脸谱,台下的小朋友和家长也在面罩上勾画自己心中的英雄脸谱。
在天桥印象博物馆看场北京皮影戏
8月27日下午,50组亲子家庭100余人,守候在天桥印象博物馆的影映坊,等着一场大戏上演。
伴随着清脆的锣鼓声,神秘的皮影戏拉开了序幕,只见白色幕布上,形态各异的人偶粉墨登场,台后的皮影师傅们手拿三四根木棒指挥人物,身子跟着人偶移动,他们身兼数职,各负其责,铿锵有力的乐曲随着人物生动鲜明的动作,看的小朋友们伸脖延颈跃跃欲试,一小时的表演眨眼就过。
表演师傅向小朋友介绍了皮影戏历史及由来,然后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套牛皮制的皮影组件,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开始涂颜料,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拼接组合,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皮影作品相继诞生。皮影晾干后,孩子们便举着两只小木棍,嘴里念念有词,向家长们表演着属于自创的皮影戏、
最好的保护便是传承,区妇儿中心将继续搭上西城区“时光里的非遗”之“中轴西艺”、“中轴西学”的文化列车,组织辖区家庭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者。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