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街道妇联“街巷小管家”垃圾分类知识再学习
发布时间:2021-08-04
为进一步推动家庭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来,大栅栏街道妇联聚焦“关键小事”,以暑期为契机,以《“街巷小管家”在行动》项目为平台,组织辖区“街巷小管家”牵手家长走进社区,通过再次深入系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动手参与旧物改造、扮靓社区绿色环境等系列行动,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实践中来,以自身之力,带动身边的小伙伴和邻居做好日常的生活垃圾分类。
7月27日,十余名“街巷小管家”及家长走进社区活动室,在妇联工作人员和家和社工的组织下,再次从“垃圾去哪了”、“垃圾的分类”、“如何做好垃圾分类”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
生活中的垃圾装进了袋子里、一袋袋的垃圾投放到垃圾桶中、垃圾桶被环卫工人用垃圾车装走了、垃圾车走进了附近的垃圾站、垃圾站来了一辆辆重型的超级大卡车、大卡车去了哪里呢.......在“垃圾去哪了”环节中,“街巷小管家”们接龙一样地把家中一件小小的垃圾行程路线描绘出来。有的说装有垃圾的大卡车去了填埋场,埋到了地里。还有的说部分可回收的垃圾去了工厂进行了再加工。“街巷小管家”们说的都对,老师从“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堆肥”、“资源返还”等五方面,详细地向“街巷小管家”讲解垃圾的处理方法。随即,按照“红色、绿色、灰色、蓝色”四个不同的颜色,大家再次巩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垃圾正确分类方法。“大棒骨是什么垃圾?”“其他垃圾。”
社区经过这一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普及,对于难以辨别、易分错的垃圾,大家都已经得到了正确深入的认识,大部分“街巷小管家”、社区党员等居民朋友都能够熟记日常生活中的每种垃圾所属类别。知道如何分类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坚决执行,让正确分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接下来,“街巷小管家”和家长们一起深入讨论生活中如何做到正确分类。家中必须要摆放两个桶,厨余垃圾要仔细辨别,不能一个袋套上另一个袋。过期和剩余的少量药品莫要图省事同其他垃圾一起丢掉。大家不仅列数了生活中各种分类的难题和小技巧,更是互相认同一个观点,就是做好垃圾减量行动。外出自带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次数、用旧的布料衣服多改作它用等等。
垃圾分类知识学习结束后,非遗传承边老师,带领“街巷小管家”们用彩泥和常见的一次性纸盘制作垃圾分类宣传作品。在边老师的带领下,“街巷小管家”同家长们一起,通过揉捏等技巧,学习制作垃圾桶、豌豆荚、小蘑菇、西兰花等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及工具。捏彩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学习与动手相结合,加深了小朋友的学习成果,提升了分类意识,也进一步拉近了亲子关系。
版权所有: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8号 电话:010-83976220 邮编:100054
京ICP备1901490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3